期货交易中,合约的交割月份是影响交易策略的重要因素之一。远月合约是指交割月份距离当前时间较远的期货合约。一些交易者倾向于只做远月合约,这是一种独特的交易策略,其优缺点需要仔细权衡。将深入探讨期货只做远月合约的策略,分析其利弊,并帮助投资者更好地理解这种交易方式。
期货合约都有明确的交割月份,例如,大豆期货合约可能会有1月、3月、5月、7月、9月、11月等不同的交割月份。近月合约指交割月份临近的合约,例如当前为10月份,那么11月合约就是近月合约;而远月合约则指交割月份较远的合约,例如2024年1月合约。 “只做远月合约”策略指的是交易者完全避免交易近月合约,只关注并交易那些交割月份在较远未来的合约。 这种策略的初衷通常是规避近月合约的交割风险和价格波动风险,以及利用远月合约的更大价格波动空间来获取利润。
选择只做远月合约策略,主要基于以下几个优势:
降低交割风险: 近月合约临近交割时,价格波动剧烈,容易受到市场情绪和实际供需状况的重大影响,存在较高的交割风险。而远月合约距离交割日期较远,价格波动相对平缓,交割风险较低,更适合长期投资者。
减少资金占用: 在持仓量相同的情况下,远月合约的价格通常低于近月合约,这意味着交易者可以用更少的资金控制更大的持仓量,从而提高资金利用效率。
更宽阔的波动空间: 远月合约受市场消息面影响更敏感,价格波动空间更大,这为交易者提供了更多的获利机会。但需要注意的是,更大的波动空间也意味着更大的风险。
更方便的仓位管理: 由于远月合约的交割日期较远,交易者有更充裕的时间进行仓位调整和风险管理,不必过于担心时间紧迫的问题。
尽管远月合约具有诸多优势,但只做远月合约的策略也存在一些明显的劣势:
较低的流动性: 相比近月合约,远月合约的交易量通常较小,流动性较差,这可能会导致交易成本较高,甚至难以平仓。在市场出现剧烈波动时,远月合约的平仓难度更大。
时间成本: 远月合约的持仓周期较长,这意味着交易者需要承受更长的风险暴露时间,即使策略正确,也可能因为市场长期震荡而导致利润微薄甚至亏损。
基差风险: 远月合约价格与现货价格之间的价差(基差)会随时间推移而变化,如果基差变化不利于交易者的持仓方向,可能会导致实际收益低于预期,甚至出现亏损。
机会成本: 只关注远月合约,意味着错过了近月合约可能带来的短期交易机会。在某些市场行情下,近月合约的波动幅度甚至可能大于远月合约。
并非所有投资者都适合采用只做远月合约的策略。这种策略更适合以下类型的投资者:
长期投资者: 拥有长期投资视野,能够承受较长时间的风险暴露,并对市场趋势有较好判断能力的投资者。
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的投资者: 相较于近月合约的剧烈波动,远月合约的风险相对较低,更适合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的投资者。
对市场趋势判断准确的投资者: 远月合约的价格波动受市场基本面因素的影响更大,对市场趋势判断准确的投资者更可能从远月合约中获利。
拥有充足资金和时间的投资者: 由于远月合约的交易周期较长,且流动性较差,需要投资者拥有充足的资金和时间来应对潜在的风险和市场变化。
为了有效实施只做远月合约策略,投资者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:
选择合适的品种: 并非所有期货品种都适合只做远月合约。选择流动性较好、市场信息透明度高的品种,可以降低交易成本和风险。
制定严格的风险管理策略: 即使是远月合约,也存在风险。制定严格的止损和止盈策略,控制仓位规模,可以有效降低风险。
密切关注市场基本面: 远月合约的价格受市场基本面因素的影响较大,投资者需要密切关注相关信息,及时调整交易策略。
持续学习和改进: 期货市场变化莫测,投资者需要持续学习和改进自己的交易策略,才能在市场中长期生存和获利。
只做远月合约是一种具有特定风险和收益特征的期货交易策略。它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万能策略,投资者需要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、资金状况、交易经验以及对市场趋势的判断能力来决定是否采用这种策略。在决定采用该策略之前,必须充分了解其优缺点,并制定完善的风险管理方案。切勿盲目跟风,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。 任何期货交易都存在风险,投资者应该谨慎决策,理性投资。